• 你好!歡迎您進入浙江長興創意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官網!
    行業動態
    養青蛙、黑斑蛙技術、注意事項及風險

           國內地下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高:有人做過粗略調查,在青蛙活動旺季(5-8月),僅重慶地區青蛙每天“地下消費”量在5噸(約10萬只)以上,四川成都約6噸以上,武漢黑市每天10萬斤左右,為了維持生態平衡,杜絕人為抓捕野生青蛙,發展人工養殖青蛙勢在必行。那么,在養殖青蛙之前,你需要深入的了解相關內容,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養青蛙技術、注意事項、風險、市場前景及十大入門疑難解答。

     

    養青蛙技術

    一、蛙池的建設

    1、蛙池的大小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蛙池四周應用磚墻圍欄,墻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類進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兩端應分別設進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鐵枝和密眼尼龍網封口防逃,蛙池內四周應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棲息。

    2、青蛙養殖池分為產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選擇既潮濕又溫暖避陽的地方,以長形水泥池或土池為宜,野外大池4×6米為一單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為宜,池深一般1米,設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須設有遮蔭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飼養40只成蛙。青蛙養殖池采用土池、磚池、稻田均可,關鍵在于防逃。有條件者可砌磚圍墻,亦可網圍,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陽的一邊堆成土堆供青蛙陸上棲息地,而且約占全污的1/3。土堆上種植青草或農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陸地面積,供變態后的幼蛙登陸,蝌蚪池以水泥池為好,池壁坡度宜緩,以供蝌蚪棲息。

    二、種蛙的護理

    1、在每年嚴寒冬天到來之前,應把池水放干,但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為種蛙鉆入泥洞中冬眠創造有利條件;

    2、青蛙的飼養技術關鍵是人工繁殖,因為野生田蛙常有一種雙槽蚴的寄生蟲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產卵隔離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該病,按每3平方米約1組種蛙密度進行投種(在5月份以前投入較好),種蛙要求個體肥大,開產1~2年的親蛙為佳。雌雄混合放養比例為3:1,放養密度相對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約需時三年;

    3、種蛙管理:加強蛋白飼料的飼喂,以蚯蚓為主,誘蛾蟲為輔。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當水溫穩定在22℃左右時即作好產卵孵化的準備( 此時雄蛙鳴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產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對于水草上產卵,蛙卵呈淺黃色,圓形,成片附于膠質卵膜浮在水草上,極易識別。

    三、種蛙繁殖蝌蚪

    每年春天驚蟄節令過后,應放適量活水進入蛙池,讓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應把種蛙隔離,防止吞食蝌蚪。

    1、產卵:人造產卵場需要靜水區,一般采用籠式產卵法,即將蛙強制在籮筐或籠子里產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產卵也可放5個產卵筐或籠,池水深度應保持在10~15厘米,水溫應保持在10℃~11℃,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將卵片用圍網護起來,以免親蛙干擾后下沉。

    2、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間的溫度應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蓋孵化法和無水孵化法,一般經過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賴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隨便攪動池水,待所有青蛙產卵后,即將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擾孵化及蝌蚪生存環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給精飼料,如豆漿、蛋黃、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給2次,但投餌數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質惡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經1周飼養后即可移入飼養池飼養。

    四、蝌蚪的飼養和管理

    1、食用青蛙人工飼養必須從人工采卵后養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網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養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開始人工投餌,蝌蚪需經一周飼養后移入飼養池,大約20~30天后逐步以紅蟲、水蚤、蠅蛆為主食,也可以豆漿、豆渣、豆餅粉、小球藻為主食,加喂一定的魚粉可促其生長,一般每萬尾用15個熟雞蛋揉碎帶水潑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漿、麥麩、豆腐渣配合飼料或米糠及魚粉等飼料,每天投入1~2次,飼料投放在餌料臺上,粉末狀餌料先用水調成粘稠狀再潑喂。

    2、蝌蚪變態前的管理:當發現池水中有氣泡或水質有腐臭味時要立即換新水,一般每3天換一次,天氣干旱多日,連續高溫時,每2天換一次水。

    3、蝌蚪變態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變成為幼蛙。蝌蚪從出現前肢到完全變態的這一階段時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給,靠肺呼吸空氣,并開始躍出水面登陸棲息,當有90%以上蝌蚪變為幼蛙時,即可移入幼蛙池飼養。

    蝌蚪餌料注意:

    1、投喂活飼料: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動物為食,因此,應經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類的蝌蚪等供它們食用,這些幼小動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溝等水中捕到。

    2、投餌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況下會以大吃小,互相殘殺,因此投放餌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隨時都有餌料可食。

    五、幼蛙的飼養管理

    1、分級飼養,強化馴養:由于青蛙性情兇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強食現象很普遍,為杜絕這種現象,應分級飼養,把同樣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飼養,更應投足餌料,讓它們都能吃飽,才不會互相殘食。

    2、篩選分級與分養:幼蛙馴養20~30天時,應放干池水,并將大規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轉入成蛙池飼養;小規格幼蛙仍留原池馴養。采用飼餌、室內立體、多層箱籠密集養殖,是養殖青蛙的一種新方法。將青蛙養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進行小型養殖產量極高,每平方米可養殖數百只,一般從孵化到成蛙,只需5個月時間。

    3、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養在內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餌料臺,池內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臺集中采食和棲息。

    4、餌料來源:青蛙食性很雜,蚯蚓、昆蟲、小魚、小蝦、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們的美味佳肴,為了保證餌料的來源可與附近城鎮市場經營水盆雞、鴨的商販聯系,適當給他們一點定金,要求他們把每天棄廢出來的雞、鴨嗉囊和小腸肺等收集起來提供給自己,然后切碎當餌料,也可煮一些茶麩水灌注入蕉根、樹根或垃圾堆附近等肥沃的土中,不久,就會紛紛鉆出很多蚯蚓任人捕捉當餌料。

    5、誘餌馴食:由于青蛙喜歡在水中捕食,不喜歡在陸地捕食,所以應把餌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 天開始在誘餌中添加20%的人工飼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蝎牛和泥鰍等;“死餌”是指蠶蛹干、動物內臟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后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干凈和富有營養。

    6、注意事項:蛙池底就有數十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墊底;應嚴防被農藥、化肥或工業廢水等污染的水流入蛙池。

    六、成蛙的飼養管理

    幼蛙轉入成蛙池后,青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除供應充足的餌料,蝌蚪變態成蛙時即需增加動物性飼料的飼喂,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紅蟲、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在活餌不足的情況下,可搭配混合飼料,如用菜子餅(粉狀)60%、米糠(或麥麩)30%、大豆粉5%、魚粉5% 配合均勻效果較好。蝌蚪活躍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給精飼料,為豆漿、蛋黃、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養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還要適量喂些配合飼料,并要及時分養,調整飼養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后,蛙體重量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只,2個月后改為每平方米10~15只。再經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養青蛙注意事項

    1、水要經常更換;

    2、飼養的密度要適當,20只/平方米;

    3、飼料要按時投放;

    4、青蛙產卵期間,應將青蛙放在水多的地方,密度不要過大;

    5、蛙卵孵化的水溫要適當。

    養青蛙的風險

    1、技術風險

    從事青蛙的繁育、養殖技術的研究活動,需要一整套完整的養殖模式,不然的話會有很大的經濟風險,而且會導致養殖失敗。

    2、生產風險

    運用成功的技術,養殖過程中不會有大批死亡的現象,就算有少量死亡,每只的生產成本也不會很高,不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3、市場風險

    青蛙的養殖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許可之后才可以上市銷售,不會有一哄而上的養殖熱潮,不會形成市場的價格戰,跟傳統的養殖具有一定的差異,市場風險小,具有一定的市場前景。

    養青蛙的市場前景

    1、合作靈活,財源廣泛

    浙江長興創意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合作養殖戶簽訂協助銷售合同,確保養殖戶利益,養殖戶可以購買種苗,幼苗飼料,養殖圍網,公司同樣提供全套養殖技術專家獸醫師理能實踐技術資料和服務,看到實際經營利潤后再進行大范圍的養殖,另外還可以做區域代理養殖戶。

    2、真誠對待,保障權益

    不論大小養戶一律以誠相待,同均簽定合同,由公司養殖技術部跟蹤服務,確保引種一家,成功一家,對投資規模5畝養殖戶或合作社派人上門指導養殖,可以進行全面場地免費設計,后期免費長期跟蹤服務。

    3、協助銷售,統一收購

    商品蛙可由公司統一協助收購,簽訂合同,上門現金結算收購,隨時把握市場動態,并可長期為養殖戶提供暢通、便捷的銷售服務方案,確保養殖利潤最大化。

    養青蛙十大入門疑難解答

    1、青蛙養殖難嗎?

    答:青蛙養殖處于初期階段,技術不成熟,所以目前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

    2、青蛙養殖什么價格?

    答:青蛙的價格分地區性,地區,市場,季節等因素的差異導致了各地價格上的差異!

    3、哪里有種蛙或者種苗買?

    答:青蛙養殖處于初期階段,沒有完全鞏固的技術,不像牛蛙之類的,有了多年的養殖經驗,所以說,青蛙養殖目前來說只是在拓展階段,沒有人能提供所

    謂的種蛙種苗,就算有也只是炒種,勿信!

    4、哪里有技術可以學?

    答:諸如去哪購買種苗這類的問題,現在所謂的學習班也只是為了賺點學費,賺點種蛙錢而已,他們的重心不是在研究青蛙養殖上,而是在研究如何能賺到心態迷茫者的錢,青蛙養殖技術不是光靠那么幾天就能學會的,而是在于自己的親力親為!

    5、青蛙養殖種蛙種苗怎么解決?

    答:由于各地氣溫不同,青蛙出洞的時期也不同,大概是從三月份開始就有青蛙出洞了,那個時候可以自行到野外收集種蛙或者青蛙卵,不需要購買所謂的“種”!

    6、青蛙養殖的重心是什么?

    答: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了充足的食物才是青蛙生長的前提,所以食物關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平時的病害防治,天敵預防,生長環境的衛生。

    7、青蛙養殖繁殖、生長問題?

    答;青蛙一般每次產卵在1000-2500粒左右,從卵到蝌蚪需要一個星期的孵化期,從蝌蚪到幼蛙需要2.5-3個月,從幼蛙到商品蛙需要4-5個月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個人的養殖技術,養殖溫度和投喂飼料的營養成分的高于低!

    8、青蛙養殖場地建設

    經總結分析,青蛙養殖池宜小不宜大,只有小了才方便管理,才能更容易的管理青蛙生長或防病之類的問題,土池,水泥池均可!水陸比3:1,或者選擇全水面養殖,水深在5-30CM之間!

    9、青蛙養殖的相關證件容易辦嗎?

    答:需要辦理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利用許可證,運輸證,等。但是我們強調,青蛙養殖有難度,不要盲目投入資金,如果真心想養就必須經過試養的這個階段,目的就是讓自己積累經驗,體會青蛙養殖的過程,最后才考慮自己養或者不養,由于是試養階段,不出售倒賣,相關部門是不會管得很嚴格的,所以不需要辦理什么證件,就算你辦理了證件,但是沒有技術,證件也只是等于擺設了,只要你掌握了技術,有了證據給相關部門展示,那政府是一定會支持這個項目的,總得來說,青蛙養殖最重要的是技術,不是證件,有證件不代表就有技術!

    10、青蛙食物的選擇?

    答:現在養殖行業中動物飼料包括,蛆,蚯蚓,黃粉蟲,大麥蟲等,蛆是最適合青蛙養殖的,分析得出,蚯蚓和黃粉蟲的生長周期較長,2-3個月不等,所以光從時間角度考慮就是不現實的,而且在蚯蚓養殖的場地,黃粉蟲養殖的成本上來分析也是不現實的,養殖行業,以節省成本為中心,所以說蛆是最適合作為飼料而被進行養殖的。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養青蛙技術、注意事項、風險、市場前景及十大入門疑難解答。養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有許多關鍵的問題,解決好就可以獲得成功,反之,就會導致失敗,青蛙養殖也一樣,同時,不能迷信暴富,天上掉不下來餡餅思想,如果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思想,很有可能成為投食者的“獵物”,因此,首先要樹立腳踏實地,吃苦耐勞的思想,不少想創業的朋友總是想走捷徑,想越省事省錢越好。你這樣的心態創業是很難成功的。

    返回主目錄